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旅游

五龙潭泉群

05-05 发布 73581 次浏览 休闲旅游 信息编号:21

报错/举报

五龙潭泉群

五龙潭泉群五龙潭泉群,位于泺源桥以北,护城河西侧。1985年将这里辟建为五龙潭公园。该泉群共有泉池29处:五龙潭(原称灰湾泉)、天镜泉(江家池)、七十三泉、潭西泉、古温泉(原称温泉)、悬清泉(贤清泉)、净池、醴泉、洗心泉、回马泉、静水泉、濂泉,西蜜脂泉、东蜜脂泉、月牙泉、青泉、官家池、赤泉、玉泉、井泉、泺溪泉、虬溪泉、金泉、裕宏泉、东流泉、北洗钵泉、显明池、睛明泉、聪耳泉。其中,金《名泉碑》著录的有5处:东蜜脂泉、西蜜脂泉、五龙潭、古温泉、悬清泉。清《七十二泉记》著录的1处:天镜泉。该泉群流量在城区四大泉群中位居第三。1959~1977年统计,平均涌量每日为3.29万立方米,最大8.81万立方米,最小0.14万立方米。其中1973~1977年调查,平均每日涌量1.39万立方米,最大3??14万立方米。泉水经生产渠,流入西泺河,最后注入小清河。

  五龙潭 也叫乌龙潭、龙居泉。金《名泉碑》著录,称灰湾泉。位于泺源桥北,东距护城河西岸百余米处。潭池石砌,南北长方规整形式。长70米,宽35米,水深4米余,潭池溢水标高25.80米,常年涌水,久旱不涸,涌水量8600~43000立方米/日,居本泉群诸泉之首。相传,昔日潭深莫测,每遇大旱,祷雨辄应,故元朝初年,在潭侧建庙,内塑五方龙神,此后便称五龙潭。关于五龙潭的形成,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《复龙祥观施田记》中说:“闻故老言,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,一夕雷雨,溃而为渊。”(《续修历城县志·山水考八》)清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桂馥在《潭西精舍记》中说:“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,一夕化为渊,即五龙潭也。潭之名始见于于钦《齐乘》。”(《续修历城县志·金石考二》)以上记载,仅是传说,不足为信。据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济水》记载,这个地方当时称“净池”。宋代乐史《太平寰宇记·卷十九》载,宋代,这里又称“四望湖”。又据今秦氏后裔考证,五龙潭处并没有建秦琼府第,只有地方先贤所建的唐胡国公秦琼祠堂,并且也不属五龙潭(1987年10月)秦家所有。该潭的形成,应是地质变化的缘故。根据钻探得知,这里地底上层,是21.5米厚的第四纪粘土层,其下是40米厚的闪长岩,闪长岩下面是奥陶纪灰岩。由于石灰岩长期被地下水溶蚀,形成溶洞。日久溶洞愈大,在重力作用下,上层粘土和闪长岩塌陷,形成深潭。此潭,景色极佳,碧波荡漾,澄澈如镜,水木明瑟,锦鱼戏游。傍晚,月轮初升,倒影入潭,曲栏画桥随波晃动,宛若仙境。每当雨后新晴之时,潭水湛蓝,藓苔靛青,杂树成荫,垂杨滴翠,更显得格外清幽,世称“苍生霖雨”,为旧时历下十六景之一。由于景色佳丽,潭周历代多有建筑。北魏时有“客亭”(唐代时称“历下亭”,唐天宝四年杜甫与李邕宴饮历下亭,即此),其后有“水帘寨”的称谓。元时又建五龙庙,明清两代扩建,改名为“龙祥观”,先后由道士与和尚住持。明清时期,又先后建起了灵雨亭(亦称霖雨亭)、鲛人馆、杖影阁、倚杖桥、谈助亭、画壁、水槛等,其中最有名的为著名学者、戏剧作家桂馥辟建的“潭西精舍”。因年久失修,后来馆舍亭阁大都倾圮。1965年,在五龙潭西侧“潭西精舍”旧址建起潭西阁(1994年改称名士阁)和展厅、游廊。经多次整修,景色胜过当年。潭池以自然石驳岸。岸边,翠柳如云,碧丝蘸波。潭北潭东,叠有假山,山上植松柏,悬崖垂青条,丛木隐一小亭,取《庄子·在宥》“尸居而龙见,渊默而雷声”的意思,取名为“渊默亭”,暗括“龙”字。游人在亭中可赏看龙潭秀色。名士阁为二层,于上俯瞰,正得鱼趣,称“龙潭观鱼”,为泉城一大胜赏。

  天镜泉(江家池) 在五龙潭公园南门内西侧。清郝植恭以“天镜泉”列入《七十二泉记》。泉池长14.5米,宽13.6米,深1.4米,是五龙潭泉群中的第二大泉。最大涌水量15500立方米/日。盛水期水势很好,清澈见底,游鱼上下似在琉璃池中,日月星云倒映水内如天垂镜,故名“天镜泉”。明朝江浚(历城人,正德十四年举人,官至陕西按察副使)六世祖江湖(枣强人),来济南定居在泉边,其后便俗称“江家池”。明万历年间,山东提刑按察副使张鹤鸣(曾任历城知县)以水面如镜,改名为“天镜泉”。但人们仍俗称之为江家池。明刘敕《历乘》载:“天镜泉……昔名江家池,张元平(即张鹤鸣)观察改为‘天镜’,其泉清澈可 爱。”清道光《济南府志》又载:“天镜泉……即江家池,方广一亩,可?缧朊肌!贝巳?很少干涸,串串水泡从池底冒出,于水面炸裂,织成漂亮的波纹,池内青藻浮动,鱼如穿梭,上下荡游。池里的鱼多是由人买来放在里面放生的,故也有人叫“放生池”。解放前夕,社会混乱,鱼量大大减少。1956年后,池里的鱼被放进趵突泉公园内的金线泉和螺丝泉中。

  潭西泉(1991年)  池北岸原有一酒楼,探于水中,称“汇泉楼”,楼东侧也有一水池。该酒楼有一名菜称“烹制活鲤”。酒楼主人将买来的鲤鱼放在池中,圈养起来,顾客可任选中意的鲤鱼,厨师便当即捞起,就地去鳞下锅,鲜美可口。

  七十三泉 在五龙潭西南侧葡萄架下。清道光《济南府志》有载。泉池以自然石驳岸,玲珑别致。水从石隙流出,汇入五龙潭内。此泉的出现有一段佳话。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年),学者桂馥和他的朋友集资,在五龙潭西侧修建“潭西精舍”,作为四方文人聚会咏诗下榻之处。建精舍挖地槽时掘出一个泉子,水势甚佳,汩汩喷涌,犹如冰壶。桂馥甚喜,便大宴宾客,为泉起名。众说纷纭,有以形命名的,有以色命名的,有以味命名的……难以决定,桂馥便索性命名为“七十三泉”,并作诗道:“名泉七十二,不数五龙潭。为劳算博士,筹添七十三。”同时代人吴友松作《七十三泉记》刻于石上(该石已没,文收清阮元《小沧浪笔谈》)。新泉的出现,使精舍大为增色。为了增加水流的气势,精舍主人又将南侧天镜泉的水引来与七十三泉相汇。泉水绕屋穿廊,流入五龙潭,于是潭西精舍便成了著名的水景园,游人远远就能听到汩汩的流水声。如今精舍早已倾圮,在其旧址上又建起了园中园,1985年辟为武中奇书法展览馆,七十三泉就在展览馆的南侧。

  潭西泉 在名士阁南侧,因位于五龙潭西而得名。为一长方水池,西临“得月亭”,南与天镜泉、七十三泉相汇,流经东侧的石构曲桥注入五龙潭。雨丰季节,水势甚佳,由圆穴中涌出,向四面漾出涟漪,浪花飞溅,堪称奇观。

  古温泉·洗心泉·静水泉 古温泉,在中共山东省早期领导机关旧址北侧,池北立一玲珑秀石。金《名泉碑》、明《七十二泉诗》、清《七十二泉记》均著录,名曰“温泉”。因历史悠久,今人习惯上称古温泉。泉水恒温18℃左右。隆冬季节,朔风凛冽,大雪纷飞,此处却热气蒸腾,故名。泉水由暗道流入月牙泉。过去,这里是东流水街,故此泉在古代又被称为“东流水泉”。历代沿泉多有建筑。清代康熙年间,历城人张秀在此建一所庭园,名漪园,当地居民称其为张家园。当时的大诗人王渔洋(王士祯)曾作《游漪园记》一文,对这一带的优美景色做了细致的描述。其文说:“济南发地皆泉,而其奇尤在城西。温泉者,七十二泉之一也。出自西门行?z?{间,不百步折而北,有清流贯乎通达,汇为方塘,居人之汲者、浣者,咸集焉。稍折而东是为‘漪园’,跨水为亭、为堂、为楼阁、为长廊,皆因水为胜……”后来,漪园荒废。民国时期,古温泉南临四合小月牙泉(1996年)院,院东的二层小楼即为早期(1925~1927年)中共山东省领导机关旧址。院内还有两个泉子,即静水泉、洗心泉。两泉毗邻,仅有一墙相隔,水势颇好。1964年和1968年,先后与古温泉合为一体。1985年建五龙潭公园,又将古温泉水面扩大,上建水廊、双亭,构成公园内主要景观。

  悬清泉(贤清泉) 位于五龙潭北。名列金《名泉碑》。明《七十二泉诗》、清《七十二泉记》亦著录,称贤清泉。泉池深2??4米,呈不规则形式,以自然石驳岸。泉水清澈,荇藻漂浮,杨柳垂荫。此泉俗名“三娘子湾”;后归李家所有,故亦名“李家池子”。该泉水势很好,清按察使沈延芳在《贤清园记略》中说:“济南名泉甲天下,旧传七十有二……其著者为趵突、为珍珠,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者也。”据清代王培荀《乡园忆旧录》载,明代陈文学曾在此处建“伊人馆”,后易主,先后改称“贤清园”、“罗家园”,清乾嘉时期的学者、历城人周永年之子周振甲又改名为“朗园”。朗园是利用悬清泉建成的一所水景园,景色怡人。现在,朗园早已湮没,清泉仍在。1986年于朗园旧址建“揽泓榭”,榭临悬清泉,内设茶座,游人可于此品茗、观景、赏泉、怀古。

  醴 泉 在天镜泉西,江家池街路西“醴泉居”酱菜园内。泉池为长方形,长2.6米,宽1.9米,深1.8米,池南岸镶有“醴泉”二字石刻。水由暗溪流进七十三泉内,尔后汇入五龙潭。泉内,解放前曾蓄养一条长约1米,粗如碗口一样的大鲤鱼,鱼鳃上有一铁环,是鱼主人做的标记。酱园以醴泉为名,并且以鲤鱼作为本酱园的产品商标。据志书记载和1983年实地调查得知,济南地区还有两泉亦称“醴泉”,并均早于本处醴泉而见之于著录:一在章丘与邹平交界处的长白山黉堂岭,一在历城仲宫康王山;前者名列金代《名泉碑》,后者为明《七十二泉诗》、清《七十二泉记》所载。因同名,今人也有的把此江家池街的醴泉误认为历史上的七十二名泉了。

  月牙泉 在古温泉东。民初《续修历城县志》有载。清人王培荀《乡园忆旧录》记载说:“月牙泉,在西门外北巷中,形似初月,故名。水极清澈。有王氏宅临泉,隔一墙,内有巨池,蓄红鱼数十头,长几尺余,粗如巨桶,不知养自何年。”后来王氏宅湮没。解放后该泉遗留在东流水街南段,呈不规则形式。1964年,水面扩大,并用自然石驳岸,水中又叠山石,四周植以垂柳,游人可于树荫下乘凉赏泉。

  回马泉·净池·玉泉 回马泉,在五龙潭东南20米,南岸石壁上嵌“回马泉”刻石。该泉水势尚好,串串水泡,如泄珠玑。北岸处也有一泉,名“净池”。1986年建五龙潭公园时,将两泉连在一起,扩大水面,称“余乐池”,并于水中蓄锦鱼,建水榭,榭名“鱼乐”,取鱼乐我乐之意。净池北面,五龙潭的东南侧为“玉泉”,自然石叠砌,水从洞穴中涌出。经化验,该泉为优质矿泉水,常有附近居民至此汲水烹茶。三泉汇入小溪流向北去。泉出石下,水漫石上,饶有趣味。小溪北端,水面渐宽成池。池内荷花艳开,锦鱼戏游。池上曲桥卧波,桥上设有坐栏,游人凭栏赏看,称“曲池观鱼”。

  濂 泉 在五龙潭公园西北隅,池中立一小亭,名叫“寒玉亭”。亭接水廊,廊接“濂轩”。沿廊修竹郁森,巧石秀立,临轩花木葱茏。裕宏泉 在濂泉东南侧,块石砌岸,呈“L”形。聪耳泉 在裕宏泉南,椭圆形。俗名耳朵泉,1994年市建委组织泉水调查时拟名。

  官家池 在裕宏泉东,自然石驳岸,不规则形式。

  睛明泉 在官家池北。原无名,1994年市建委调查时拟名。石砌方池,水势尚好。显明池 又名仙灵池,在五龙潭北,自然石砌岸。

  青 泉 又名琼泉,在名士阁西侧,石砌长方池,四角植柳。

  井 泉 在青泉北,圆井形。

  赤 泉 在江家池街7号院内,碎石叠砌池壁。

  金 泉 在江家池街9号院内,为井形砖砌泉池。1993年填埋,上建小房。西蜜脂泉 金《名泉碑》、明《七十二泉诗》、清《七十二泉记》均著录。在共青团路45号院内,块石砌垒,中有小桥隔为两半。

  东蜜脂泉 金《名泉碑》、明《七十二泉诗》著录。在五龙潭公园南门内东侧的小院西墙处。

  东流泉 在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旧址西,石砌长方池。北洗钵泉 在古温泉北,石砌方池,上饰石栏。虬溪泉 在月牙泉东北侧,自然石驳岸,不规则形式。水势甚盛,流入西护城河内。

  泺溪泉 在月牙泉东南,西护城河西侧岸下,自然石驳岸,不规则形式。

上一篇:龙潭河风景区

下一篇:龙泉寺塔